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_朕就是亡国之君
笔趣阁 > 朕就是亡国之君 > 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

  陈循立刻俯首说道:“这些日子,京畿人心汹汹,此等文章一出,自然是拥趸无数,陛下,越是理他们,他们的拥趸反而越多。”

  “只是怕陛下从别处看到了此文,勃然大怒,降下雷霆之怒,反而适得其反。”

  陈循继续劝说道:“天下悠悠之口,堵不如疏,既然有人写这样的文章,有人将此类文章看做是圭音,那必然是有人信。”

  哦?太宗文皇帝的非议?

  这种谣传其实就是为了证明朱棣非嫡出乃是窃位。

  陈循俯首说道:“正统年间,王珰擅权,为祸朝野,天下噤声而理不得声张,如今改元在即,臣以为,陛下还是应广开言路,下情上达为是。”

  邓茂七-叶宗留起义,百万之众喧嚣于野,之前是毫无征兆的吗?

  朱祁钰点了点头,思考了良久才说道:“陈学士说的有理,但是两军交战之际,容不得这些人摇唇鼓舌,聂忠,先把人抓起来,待到战后再论。”

  朱祁钰默默的在心里补了一句。

  他现在养成了让兴安记备忘录的事,生怕自己忘记了重要的事。

  至于押到什么时候,就看啥时候想起来了。

  “当如天之人,君子不怒自威,不喜于言表,不喜于形,怒于色,善恶皆所自取,然后诛赏随之,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。”

  当皇帝,得端着。

  陈循刚要说话,成敬匆匆来到了朱祁钰的面前,俯首说道:“陛下,大同府总兵官。广宁伯刘安乘快马入京,已至长安门,午门外候宣!”

  成敬摇头说道:“那倒没有,兵部军报,大同府城坚,不开城门的话,没个一两年,瓦剌人休想攻不下来…”

  “君子不怒自威,不喜于言表,不喜于形,怒于色,这是陈学士刚教过朕的道理啊。”朱祁钰对着陈循说了一句。

  “驾!”他这次骑得是代步的白马,至于战马,性子太烈,他还驾驭的不甚熟练。

  他勒马停在了午门外,看到了风尘仆仆连嘴角都干裂的刘安。“陛下…”刘安艰难的开口,说了一声,然后身子一歪,倒在地上,那封大黄色的敕喻卷轴滚出了老远。

  从远处跑过来的兴安应了一声,一转身向着太医院而去。

  这里面的观点,不能说一模一样,只能说分毫不差了。

  朱祁钰合上了奏疏,看了地上的刘安一眼。

  大同总兵官刘安和大同知府霍瑄二人抱头痛哭。

  这亲自进京是几个意思呢?

  于谦在文渊阁忙着处理兵部公文,兵事由石亨这个总兵官做具体的指导,他要负责统筹安排。

  朱祁钰刚到文华殿,六部尚书和文渊阁大学士,都到了文渊阁的红色长桌之前。

  “太上皇在迤北发来了敕喻,诸位看看吧。”朱祁钰深深的看了一眼徐有贞。

  但是这个人很有才能,具体说就是徐有贞非常擅长治水。

  善于治水的能臣,就像是身上背了一块免死金牌,只要不搞什么谋反,那都是死罪可免,活罪可赦。

  如果从宗族礼法来说,尧舜禹中的大禹,就是靠着治水之功,做了夏的开国君王,这都是上古贤王,儒家扛鼎的道德标杆。

  随便把徐有贞给砍了,约等于炸了花园口,这种亲者痛仇者快,极其类似大队长的行为,等闲情况下,朱祁钰是不会做的。

  徐有贞疏塞浚并举法,得到了文渊阁大学士的一致赞同。

  “这…这…这…!”徐有贞抱着手中的奏疏目瞪口呆的看着,他心心念念的太上皇敕喻,终于到了。

  “这是今天陈循大学士交给朕的一篇文章,与之呼应啊。”朱祁钰将那本已经揉成褶皱的奏疏扔到了徐有贞的面前。

  但是朱祁镇这个人,最擅长的就是搞自己人了,王八拳乱掏,专门瞅准了这些忠犬的心窝子砸。

  这算是什么?

  大约就是典型的臣等正欲死战,陛下何故先降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ivicis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ivicis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